体育消费潜力释放
发布时间:2024-08-06 09:09:48查看次数:816
近年来,攀岩、滑雪、骑行、飞盘、陆地冲浪、乡村足球和篮球等体育运动成为时尚,相关消费业态不断涌现。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,让体育消费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消费火爆开门红
一季度体育用品消费开门红,无疑为今年的体育消费注入更大动力。电商渠道数据显示,在电影《热辣滚烫》的带动下,春节期间,天猫平台运动装备交易指数暴涨。
今年以来,全国多地还积极打造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。这些活动必将有力扩大体育消费。
《2023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》显示,健身工作室受到消费者欢迎,瑜伽、普拉提发展迎来高峰期。
女性是瑜伽、普拉提的绝对消费主力。有数据显示,当前我国女性参与的运动类型中,跑步、瑜伽、普拉提、游泳排名靠前。
记者在体博会采访了几家普拉提器械经销商,他们均表示,瑜伽、普拉提近些年之所以能迅速发展,是因为女性消费能力在增强,她们更乐于为健康、美丽买单,“她经济”前景乐观。
业内人士认为,我国体育消费市场庞大,但细分需求并未得到满足。摆脱产业、行业发展瓶颈,就不能只做产品,而是要向提供服务转型。
服务市场空间大
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杨雪鸫表示,“村BA”的爆火能带来经济效益,本质是因为优质的体育消费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。优质的体育消费供给中,服务消费占据很大比重。可以说,体育服务消费是一片有待持续开发的蓝海。
释放“体育+”潜力
作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增长极,近几年体育旅游发展迅猛。“体育+旅游”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笑宇表示,未来的文体旅市场将聚焦细分客群、集成化投建开发运营、依托体育IP发展主题体育旅游等方面。在物质消费回归理性、体验消费注重内容的背景下,旅游式体验产品将成为体育消费新趋势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认为,运动心理治疗作为“体育+心理治疗”跨界融合的产物,急需向社会推广。当下,我国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人数增加,重防病治病、轻健身养生的健康认识还有待改变。“体育消费与健康中国的大健康产业对接,商业潜力十足。”鲍明晓说。
摘自:经济日报